NY_T 2326-2013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枣
ID: |
3E0D76225192408ABE1373AEB0E4E5AF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75 |
页数: |
15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14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5.020.20,B05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,NY/T 2326—2013,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枣,Technical code for evaluating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-,Chinese Jujube (Ziziphus jujuba Mill.),2013-05-20 发布 2013-08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,NY/T 2326—2013,一P,- 一,刖 百,本标准按照GB/T 1. 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,本标准由全国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501)归ロ,本标准起草单位: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李登科、王永康、江用文、李捷、卢桂宾、隋串玲、熊兴平、赵爱玲、任海燕、杜学,梅,I,ny/t 2326—2013,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枣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枣(Z没ルん〃sノ切〃ゆMill.)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的术语和定义、技术要求、鉴定方法和,判定,本标准适用于枣种质资源的鉴定和优异种质资源评价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/T 1278蔬菜及其制品中可溶性糖的测定铜还原碘量法,GB/T 6195水果、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法(2,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),GB/T 12456食品中总酸的测定,ISO 2173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s-Determination of soluble solids-Refractometric method,(水果、蔬菜可溶性固形物测定方法——折光率法),3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3.1,优良种质资源 elite germplasm resources,主要经济性状表现好且具有重要价值的种质资源,3.2,特异种质资源 rare germplasm resources,性状表现特殊、稀有的种质资源,3.3,优异种质资源 elite and rare germplasm resources,优良种质资源和特异种质资源的总称,4技术要求,4. I样本采集,除特殊 说明外,应在4年生以上正常生长结果植株上采集样本,样本树至少选3株,4.2 数据采集,每个性状应在同一地点至少进行3年的重复鉴定,4.3 鉴定内容,鉴定内容见表1,1,NY/T 2326—2013,表1枣种质资源鉴定内容,性状鉴定项目,植物学特征,树姿、树形、主干皮裂状况、枣头长度、枣头节间长度、枣头粗度、枣头色泽、枣头蜡质、二次,枝弯曲度、二次枝节间长度、二次枝开张度、针刺、枣吊长度、叶片长度,叶片宽度、叶片形状、,叶尖形状、叶基形状、叶缘形状、每花序花朵数、花径大小,生物学特性,成枝カ、吊果率、枣头吊果率、采前落果程度、丰产性、萌芽期、盛花期、花粉的有无、花粉发,芽率、自花结实率、果实白熟期、果实脆熟期、果实完熟期、果实生育期、落叶期,果实特性,单果重、果实整齐度、果实形状、果肩形状、果顶形状、果实颜色、果面光滑度、果皮厚度、萼,片状态、鲜枣核重、核形、枣核的有无、含仁率、果肉质地、果实汁液、果实风味、鲜枣可溶性固,形物含量、鲜枣可溶性糖含量、鲜枣可滴定酸含量、鲜枣维生素C含量、鲜枣可食率、鲜枣耐贮,性、制干率、干枣色泽、干枣皱缩程度、干枣果肉饱满度、干枣总糖含量、干枣可滴定酸含量,抗逆性抗裂果性、缩果病抗性,4.4 优异种质资源指标,4. 4.1优良种质资源指标,优良种质资源的指标见表2,表2枣优良种质资源指标,序号性状指标,1 丰产性ミ1. 2 kg/m2,2 吊果率,小枣类(单果重<10. 0 g):>90. 0%,大枣类(单果重之10. 0 g):>60. 0%,3 果实整齐度整齐,4 果肉质地(鲜食) 酥脆,5 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*8.0%,6 鲜枣可食率>95.0%,7 鲜枣耐贮性さ60 d,8 制干率制干种质:》55.0%,9 干枣总糖含量制干种质:N68. 00%,10 抗裂果性裂果率<2〇. 〇%,11 缩果病抗性病果率<10.0%,4. 4.2特异种质资源指标,特异种质资源的指标见表3,表3枣特异种质资源指标,序号性状指标,1 二次枝弯曲程度大(参照种质:龙枣),2 花粉的有无无,3 丰产性》L 8 kg/ m2,4 果实生育期<90 d 或ユ120 d,5 单果重戸30. 0 g,6 果实形状特异(如磨盘枣、茶壶枣),7 萼片状态宿存(如柿顶枣),8 枣核的有无残核或无核(如无核小枣),9 含仁率>90.0%,10 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源 4.0 %,11 鲜枣可滴定酸含量00%,2,NY/T 2326-2013,表3 (续),序号性状指标,12 鲜枣维生素C含量》60〇. 00 mg/100 g,13 制干率>63.0%,14 抗裂果性裂果率く5. 0%,15 缩果病抗性病果率<5.0%,注:表中提供的参照种质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,不代表对该种质的认可和推荐,任何可以得到与这些参照种,质结果相同的种质均可作为参照样品,5鉴定方法,5. 1植物学特征,5. 1. I树姿,在树体休眠期,观测每株树3个基部主枝中心轴线与中央领导干的夹角,按图1确定树姿。分为直,立、半开张和开张,直立 半开张 开张,图1枣树树姿,5.1.2树形,观察成年树树冠形状,按图2确定树形。分为圆头形、……
……